第一站旱坑排水系統,因上游寬下游窄護岸高度又不足,自從2004年敏督利颱風肆虐之後,出現每逢大雨必淹水的情況,民衆苦不堪言。拓寬下游堤岸及增加堤岸高度方法,分別因徵收困難及效益不佳遭到否決;最後決定學大禹治水,以疏導分洪的方式解決水患。
江啓臣表示,未來將花費5382萬元,打通原本不相連的主旱坑及小旱坑排水,將原本的旱坑排水分洪小旱坑排入大甲溪;目前仍有部分徵收問題沒有解決,預估等到民國105或106年才能正式完工。
第二站的沙連溪排水系統,明顯左側岸高於右側岸,造成右岸民衆經常淹水,加高右側堤岸僅需2000萬元工程款;水利署長楊爲甫建議,以市府的應急計劃編列經費可以較快速解決問題。
楊爲甫當場承諾,如果市政府無法及時覈准,將動用水利署「6年6百億水利綜合計劃」經費支應,但必需花費較長的時間。